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年輕干部隊伍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要從嚴從實加強教育管理監督,引導年輕干部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當前,一大批年輕干部迅速成長,在各領域各行業擔當重任、挑起大梁,但也有少數年輕干部扣錯“第一粒扣子”,前腳剛踏上仕途,后腳就走入歧途,既斷送了個人前程,也是黨和國家的損失。紀檢監察機關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要立足黨和國家事業后繼有人的政治高度,在加強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上精耕細作,及時施肥澆水、修枝剪葉、驅蟲防病,引導年輕干部守住拒腐防變防線,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
以“固根培土”推動筑牢思想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部要成長起來,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年輕干部處于成長的“拔節孕穗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打底塑形,必須抓住這個關鍵時期培養教育,施足“思想肥料”。貫通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和年輕干部成長規律,推動年輕干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在堅持不懈的理論學習、黨性錘煉中,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治自覺,切實防范思想堤壩發生“第一道裂痕”。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年輕干部勤撣“思想塵”。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是黨員干部經受各種考驗、行穩致遠的精神動力。年輕干部失節失守、自毀前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是丟掉了理想、動搖了信念。紀檢監察機關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把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等全過程各方面,教育年輕干部強化理想先行、信念領航,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固本培元,尤其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認真學習黨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深刻認識黨中央一嚴到底推進黨的自我革命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深化黨的紀律教育,引導年輕干部常破“心中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著力解決一些黨員、干部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黨的紀律建設深入推進,年輕干部紀律規矩意識明顯增強,但“三個不”問題還比較突出。有的對黨的“六項紀律”知之甚少,跑偏越界后還渾然不知;有的對紀律規矩缺乏敬畏,拿“任性”當“個性”,我行我素、頂風違紀。聚焦解決這些問題,要進一步鞏固深化黨紀學習教育成果,結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建立健全經常性和集中性相結合的紀律教育機制,推動各級黨組織把紀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提升紀律教育針對性、實效性,對照黨的“六項紀律”,用典型案例一條條講清楚底線在哪里、逾越了有什么后果,推動年輕干部把紀律內化為日用而不覺的言行準則。
深化廉政警示教育,引導年輕干部多思“貪欲害”。年輕干部心性尚未磨礪成熟,對利益誘惑往往缺乏警覺,容易導致思想行為“跑偏”“變形”。要針對這一特點開展警示教育,注重把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剖開來,深入分析腐敗分子腐化墮落軌跡及其思想根源,推動年輕干部以案為鑒,從痛心疾首的懺悔中看到腐敗代價之大,從身敗名裂的結局中看到腐敗成本之高,幫助其算好政治、經濟、名譽、家庭、親情、自由、健康等人生“七筆賬”,真正在思想上受警醒、靈魂上受觸動。堅持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相結合,注重選樹年輕干部中的勤廉典型,強化示范效應;注重用身邊事警示身邊人,針對年輕干部崗位、層級特點,運用不同層面、職級、領域的典型案例,深化以案說德、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責,使教育真正入腦入心,讓年輕干部學有榜樣、行有警示。
以“系統防治”推動廉潔履職用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體系。年輕干部廉潔從政,自律是基礎,他律是保障,各責任部門齊抓共管是關鍵。要著眼健全年輕干部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管理監督閉環,以系統觀念推動構建監督體系,以體系思維落實落細各方責任,做到教育引導有人組織、苗頭傾向有人提醒、違紀違法有人懲戒、制度漏洞有人修補,防止成長“黃金期”變為貪腐“危險期”。
壓實責任統防統治。對年輕干部的教育管理監督出現漏洞真空和薄弱環節,根子在于主體責任軟化弱化、責任體系不夠健全。要從具體問題切入,綜合信訪舉報、問題線索、日常監督、巡視巡察、典型案例等各方面情況,全鏈條梳理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存在的突出問題,找出責任缺失,找準責任主體,完善責任落實機制,建立主體明確、要求清晰的責任體系,推動各級黨組織把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江蘇省紀委監委協助省委開展對同級領導班子成員和下級“一把手”談心談話,將年輕干部教育管理監督作為重要內容,對防范年輕干部履職用權風險進行提示、提出建議,傳導壓力、壓實責任,推動抓實年輕干部隊伍建設。
貫通融合協防協治。加強對年輕干部監督是一項系統工程,零敲碎打難以產生優勢疊加的化學反應。紀檢監察機關要履行好協助職責和監督專責,推動各監督主體貫通協同,消除對年輕干部監督的“視野盲區”。充分發揮專責監督主干作用,做強“四項監督”,推動統籌銜接,以紀律監督約束規范言行,以監察監督持續形成震懾,以派駐監督及早發現提醒,以巡視監督深度政治體檢,把對年輕干部的專責監督做深做實。強化與組織、宣傳、政法、統戰等黨委部門溝通對接、協作配合,推動黨內監督與司法、審計、信訪等其他各類監督貫通協同,完善年輕干部廉政情況分析、問題線索移送、監督成果共享等機制,更加有效延伸預見預防觸角、提升系統治理水平。
提升效能善防善治。年輕干部群體具有鮮明特征,有其自身成長規律,“一刀切”式的“泛化”監督、各自為戰的“散裝”監督難以起到實效。紀檢監察機關要推動各監督主體立足職責定位,深入分析研判本地區、領域和行業年輕干部群體性、趨勢性特征,認真梳理年輕干部履職用權風險點,抓住主要矛盾和問題,深化規律性認識,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督體系實踐應用,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緊盯年輕干部崗位變動、提拔使用、思想波動等重要節點,做實任職談話、廉政風險提示、走訪家訪等工作,及時教育提醒、糾偏正向。強化監督體系的數字技術應用,以信息化賦能年輕干部監督,延伸關注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把八小時內外貫通起來,破解監督瓶頸,彌補監督空白,促使年輕干部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
以“改善環境”推動積極擔當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業的政治生態和良好環境。把從嚴管理監督和鼓勵擔當作為高度統一起來,既構筑嚴管的“防火墻”,促使年輕干部守底線、走正道,也用好厚愛的“助推器”,推動年輕干部想干事、能成事,真正做到清廉有為、擔當善為。
準確運用“四種形態”層層設防。破法無不始于破紀。如果能在年輕干部行差踏錯之初猛擊一掌、當頭棒喝,就能有效避免長期“帶病”在身、一經發現已是“重癥”。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認真落實《紀檢監察機關準確運用“四種形態”實施辦法(試行)》,發揮教育警醒、懲戒挽救和懲治震懾綜合效應,治未病、除小病、防大病。推動防線從事后向事中、事前關口前移,常態化掌握年輕干部思想、工作和生活情況,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敲打,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堅持風腐同查同治,深刻把握年輕干部由風及腐、從量變到質變的特點規律,對年輕干部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等問題堅決查處,對沉迷網游、賭博、奢侈消費搞貪腐的問題絕不姑息,堅決斬斷年輕干部風腐演變鏈條。
深化促改促治鏟除土壤條件。一些地方和部門年輕干部違紀違法問題反復發生,究其原因是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沒有徹底鏟除。要堅持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深入剖析年輕干部腐敗滋生的土壤“是什么”、條件“有哪些”、原因“在哪里”,以“全周期管理”方式,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時發力、同向發力、綜合發力,通過改善環境和土壤實現標本兼治。江蘇省紀委監委著眼交好移送司法機關、深化以案促改、開展廉政教育“三張答卷”,在立案查辦年輕干部違紀違法案件之初,同步謀劃推進促改促治、廉政教育,統籌推動“查改治”,形成辦案、治理、監督、教育有效閉環。探索建立案件反思制度,通過查處的年輕干部案件反向看監督、看責任,推動發案單位黨組織、相關職能部門、紀檢監察機關,對未能及時發現和有效糾治問題進行反思,倒逼責任落到實處、監督更加有力。
做實關心關愛強化鼓勵激勵。促進年輕干部擔當作為,既要靠嚴格監督加壓,也要以關心關愛加力。要推動各級黨組織把解決年輕干部現實困難和合理訴求,作為加強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方面,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及時解疑釋惑、加油鼓勁。年輕干部有闖勁沖勁,但是犯了錯誤、受到處分后,容易意志消沉,要堅持實事求是、毋枉毋縱,綜合發揮黨的紀律教育約束、保障激勵作用,對受到誣告錯告的年輕干部,及時做好澄清正名,對犯錯的年輕干部,深入細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使其放下包袱、變“有錯”為“有為”,以嚴管厚愛引導推動年輕干部勇擔時代重任,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大局中建功立業。
(作者系江蘇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