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春來東風勁,奮進正當時。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全國兩會期間,河南政府網聯合各省轄市(示范區)政府網、大河網,邀請各地市長參加“2025市長聲音”主題訪談活動,展示聚焦“四高四爭先”,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河南篇章的行動和舉措,共繪高質量發展新藍圖。
2024年,南陽實現生產總值4879.08億元、增長5.5%,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總體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扛起了經濟大市挑大梁的重任。作為全省矚目的副中心城市,南陽今年將怎樣凝心聚力“建強副中心、打造增長極、奔向新輝煌”?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南陽市市長路紅衛在接受河南政府網采訪時表示,南陽要重點做到“緊盯一個目標,抓實七項重點,守牢五條底線”。
河南省南陽市市長 路紅衛
緊盯“一個目標”,就是爭取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堅決扛穩“經濟大市、勇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抓實“七項重點”,就是以更多辦法促消費擴內需,持續鞏固經濟增長勢頭;以更高質效抓研發催轉化,持續提升創新策源能力;以更優布局調結構育鏈群,持續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更快速度起高峰筑高原,持續增強副中心城市能級;以更實舉措強農業美鄉村,持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以更大力度建設施塑樞紐,持續打造綜合發展優勢;以更寬視野推改革拓開放,持續激發體制機制活力。
守牢“五條底線”,就是全力抓好基層“三保”、財政金融、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社會治理五大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切實守牢安全穩定底線,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南陽城市風光
2億元項目專項資金
做好“三個加力” 鞏固經濟穩增長
經濟就像一輛前進的車,政策和資金就是它的油門和燃料,踩下油門,注入燃料,才能讓這輛車跑得更快更遠。2025年,南陽如何讓經濟這輛車穩步前進?路紅衛介紹,重點做好“三個加力”。
加力落實宏觀政策。一方面,圍繞做好政策性項目謀劃爭取,市、縣財政安排2億元專項資金用于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入規項目數量和資金爭取額度保持全省前列。另一方面,圍繞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發揮好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作用,落實好無還本續貸擴圍政策,整合擴大市級企業貸款周轉資金池規模,力爭新增社會融資1000億元以上,確保新增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降至4%以下。
南陽臥龍崗文化園三顧廣場
加力提振消費需求。重點抓好“兩新”政策落實,市、縣財政拿出不低于1億元的專項資金加大補貼力度,力爭工業設備投資增長20%、更新汽車4萬輛、家電60萬臺。同時,通過出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持續打造文旅消費品牌、高水平舉辦第二十屆玉雕節等特色節會,努力促進消費升溫擴容。
加力擴大有效投資。以重抓支撐引領性項目“三重十大工程”為牽引,調整優化領導干部分包機制,完善“問題周收集、周研究、周交辦、定期反饋”推進機制,確保實施省市重點項目845個、完成投資1750億元以上。
促成科技成果轉化100項以上
強化“四個重抓”持續提升創新策源能力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南陽如何加強創新,謀劃未來發展?路紅衛表示,要圍繞推動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耦合,持續強化“四個重抓”。
重抓平臺能級提升,加快建設生物基運輸燃料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持續提升牧原實驗室科研和轉化水平,進一步完善5家院士工作站和8家省級重點實驗室科研條件,力爭新建省、市創新平臺50家以上。
愛視力中醫藥產業園
重抓創新主體培育,持續完善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一企一策”打造研發型規上工業企業矩陣,力爭創新龍頭企業動態保持10家左右,高新技術企業新增100家左右、達到7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3000家以上。
重抓技術研發轉化,探索“產業立題、企業出題、人才答題、科技解題”協同創新模式,力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30個以上,促成科技成果轉化100項以上。
重抓創新生態營造,加大股權期權激勵,賦予科研機構更大收入分配自主權;對引進的高端人才落實專項編制,確保引得來留得住;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實施科技型企業首貸信用貸“破冰擴面”行動,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12%以上。
制造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左右
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統籌發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是必經之路。路紅衛說,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打造制造業創新發展新高地,狠抓四個方面。
深入推動數字化轉型,實施“一轉帶三化”改造項目350個,力爭規上制造企業智能應用場景全覆蓋,新建成省級智能工廠(車間)15個,新完成企業上云2000家。
重點培育高成長性產業鏈,堅持本土企業裂變和招商引資培育兩手抓,重點抓好產投食品產業綜合體、眾德年產20萬套新能源一體化車橋、艾禮富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天然堿礦伴生鹽資源綜合利用等項目建設,加快培育壯大綠色食品、新能源汽車、數字光電、化工新材料等十大優勢產業鏈,力爭制造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左右。
瑞光電氣車間
搶灘布局未來產業,重點培育合成生物、航空再制造和低空經濟、新能源化工三大產業,突出抓好牧元安糧異亮氨酸、120萬噸淀粉加工和50萬噸氨基酸聯產項目建設,加快創建百億級省級合成生物未來產業先導區;加快推動南陽中豫航空產業發展研究院實體化運行,著力引入固定和全動模擬機將飛行員培訓向全科目拓展;積極布局綠電制氫、沼氣制醇、秸稈高值化開發應用等項目,爭取落地一批風光儲充一體化創新應用場景。
大力發展平臺經濟和數據產業,積極支持工業互聯網平臺、消費互聯網平臺、網絡貨運平臺等建設發展,加快謀劃建設“數倉”“數紐”“數港”。
建成190萬畝玉米高產示范區
“四篇文章”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農,天下之大業也。作為糧食主產區,南陽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守牢耕地保護紅線。2025年,南陽如何以更實舉措強農業,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路紅衛表示,重點做好穩糧食、防返貧、興產業、優環境“四篇文章”。
在穩糧食上,突出抓好溝渠連通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力爭全面打通農村溝渠堵點,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04.5萬畝,建成165萬畝小麥、190萬畝玉米高產示范區,確保糧食總產保持在140億斤左右。同時,在內鄉謀劃建設國際肉類品牌中心。
南陽市高標準農田
在防返貧上,進一步強化監測幫扶,全面落實各項銜接政策,持續培育“仲景灸師”“鎮平石匠”“唐河保安”等特色勞務品牌,努力促進脫貧群眾穩定就業增收。
在興產業上,持續壯大花、藥、果、菌、茶“五特”產業,穩步推進鄉村振興產業園建設,聚力抓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試點項目,促進農民就近就業、多元增收。
在優環境上,持續推進“抓六清、治六亂”,著力建立環境衛生防反彈長效機制,確保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5%以上。以打造省級和美鄉村先導區為引領,力爭建成省級和美鄉村60個、富美鄉村150個,實現潔美鄉村全覆蓋。
就業、教育、養老
辦好重點民生實事提升市民幸福感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路紅衛說:“我們將扎實辦好省市重點民生實事,持續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努力為人民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據介紹,在就業方面,南陽市將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持續增加技能人才保有量。力爭城鎮新就業7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4萬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2萬人。
南陽市第二體育健身中心
圍繞教育,深入實施學前教育發展提升、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提質擴面、普通高中內涵建設、中等職業學校標準化建設“四大工程”,持續開展“十萬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萬名班主任班會課大比武”“千名校長示范課大比武”“校園安全六個一”四項活動,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用心用情呵護學生健康成長。
持續擴大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等保險覆蓋范圍,推動應保盡保。強化基本生活救助與教育、醫療、住房、就業等專項救助制度銜接,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穩步推進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大力推行老年助餐服務。改造老舊小區314個、危舊房2689套,建設保障性住房4002套。
2025年,是南陽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攻堅突破的關鍵之年。路紅衛說:“我們將牢固樹立勇挑大梁的擔當之志,努力在高質量發展的火熱實踐中交出一份厚重出彩的時代答卷,切實讓每一位市民為生活在南陽這座城市而感到幸福、自豪和榮光。”(楊露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