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要素結合點,在服務國家和區域高質量發展中承載著重要的戰略使命。當前高校應如何更好地服務區域創新需求?
任少波: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高水平大學作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主陣地、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要充分發揮高等教育的龍頭引領作用,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浙江大學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浙江大學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堅持“以服務求發展、用貢獻求輝煌”辦學理念,發揮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創新策源優勢,錨定打造服務區域發展的創新驅動力、人才匯聚地、創業加速器,構建卓越創新創業生態圈,持續探索實踐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要素匯聚服務區域創新發展。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您剛才提到了創新驅動力這個概念,高校應該如何強化科技創新來服務區域發展和新質生產力培育?
任少波:《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將“培育壯大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重點任務,要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充分發揮基礎研究深厚、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優勢,集聚創新要素資源,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鏈條,推動知識和技術在創新鏈中的流動、轉化和增值,提升服務區域創新的策源能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注入源頭活水。一是強化戰略性前瞻性引領性創新。以國家戰略需求和重大工程任務為牽引,統籌教育科技人才資源一體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等重大平臺集群,聚焦國家戰略領域重大問題和世界科技前沿問題開展有組織科研攻關,聯動國家科研機構、行業龍頭企業等創新主體建制化、成體系服務國家和區域重大創新需求,集中優勢力量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背后的重大科學問題。二是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面向區域創新,校地協同打造高能級新型研發平臺,與企業共建創新聯合體,助力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新型技術創新結構。三是強化科技成果轉化。依托高校大學科技園、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建立高效的市場導向成果轉化體系,助力企業創新升級。制定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一攬子政策,優化科技成果賦權轉化收益分配機制,鼓勵高校教師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記者: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高校如何吸引集聚全球卓越創新人才,為區域創新發展增加活力和動能?
任少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著力培養造就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這要求高水平大學加快匯聚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和建設吸引集聚人才平臺,全方位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各環節,加強人才資源的流動共享,釋放人才聚合的倍增效應。一是聚焦強國建設強化戰略人才引育。緊緊圍繞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以戰略任務為導向實施創新人才引育行動和配套政策機制改革,遴選戰略創新能力、組織能力和競爭優勢突出的杰出人才進行重點引育,積極吸引匯聚全球卓越人才。二是聚焦區域創新推進人才流動共享。助推校地人才聯動成長,貫通高校、平臺、企業人才資源,探索人才跨領域、跨院校、跨平臺合作機制,完善人才雙聘兼聘制度和成果共享機制,以改革創新破除人才流動共享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三是聚焦人才成長健全體制機制。改革優化人才評聘體系,健全“預聘—長聘”教職制度,建立更加符合人才成長和創新活動規律的評價模式,為各類創新人才定制多元化、精準化發展渠道,在人才評價、激勵機制等方面深入創新探索,為人才松綁賦能。強化人才服務保障,為創新人才提供科研經費、醫療、養老、住房、配偶就業等“關鍵事”政策支持,營造人才創新創業的優良環境。
記者:您剛才提到高水平大學的“創業加速器”功能,能否具體談談高校在服務區域創新發展的進程中是如何發揮“創業加速器”功能的?
任少波:實踐證明,成功的創業離不開先進的創業理念以及資本、技術、空間等全方位資源要素的支持與保障。高水平大學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集聚各方創新資源,圍繞創業教育、創業孵化、創業投資打造體系化的支持保障系統,大力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助力師生校友開展創新創業活動,從而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增添新動能。一是構建創新引領的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業課程納入本科生培養方案,系統建設特色創新創業課程,組織編寫創新創業精品教材,依托重點創新平臺推進科教產教融合育人,組織學生參與各類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和競賽,全力培育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二是構建全鏈條全要素的創業孵化體系。依托國家大學科技園等建設專業化的創業孵化空間,構建從技能培訓、項目優化、融資對接到創業落地的全鏈條創業孵化體系,支持在校師生早期創業活動,精準梯度培育科創企業,打造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孵化器。三是構建全生命周期的科創投資賦能體系。發揮校友資源優勢,整合匯聚創新要素,打造高能級科創賦能平臺,設立具有高校特色的科創基金,構建覆蓋項目期、初創期、成長期的科創投資賦能體系,為優質成果轉化和創業項目提供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