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末年初、時序更替之際,國內多家新銳企業因其在空間智能、生物智能、AI大模型等領域的出色表現刷屏互聯網。新產業的崛起為青年人才的引育提出了新要求,創新實踐的探索經驗也對新一年人才工作帶來了新的啟示。
抓人才工作不僅要慧眼識人才,舍得下本錢筑巢引鳳,尤其對于那些處在潛力期的新型人才更要保持定力,做好春風化雨的功夫。創業的成功絕非在一朝一夕,而是一個需要耐心培育、靜待花開的過程,對待人才項目,絕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有“包容‘十年不鳴’,靜待‘一鳴驚人’”的戰略定力和責任擔當,既要拼命干、又要耐心等,給人才提供“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發展環境,陪伴他們一起追逐夢想,不懼等待和失敗。
抓人才工作不是組織部門一家之功,需要增強協同合力,眾志成城破解難題、實現目標,對于新產業新領域的人才工作更是需要專業部門的深度參與。通過建立人才條線“樞紐”機制及基于大數據專業的工作平臺,推動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充分挖掘、調動產業行業和企業力量,讓各類人才政策制度由單一向綜合、平面向立體、封閉向開放轉變,從而靶向精準、梗阻打通,向人才展示誠意滿滿的政策引導、活力滿滿的市場機制、規范健康的營商環境,充分調動各類社會主體的積極性,為青年人才提供便利。
抓人才工作最好的狀態就是推進城市與人才相互成就、共同成長,優秀的人才自然會被優秀的城市吸引。對于年輕的創業人才來說,擇一城創業也是擇一城生活,對于一個城市的向往,是由城市提供的產業基礎、就業機會、教育水平、人文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只有不斷提升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質效,打造人才發展的機遇、認同的價值、成長的氛圍,為人才干事創業提供真誠實在的扶持和精準有力的幫助,城市才能真正成為他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抓人才工作關鍵要讓人才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給他們提供一種“家”的歸屬感。聚焦人才衣食住行等“關鍵小事”做好服務保障。例如,杭州面向人才的“杭幫彩”人才服務機制,聚焦衣食住行等“關鍵小事”,服務保障逾萬人次,并為青年人才打造“杭州人才之夜”音樂會、“湘湖雅韻”人才專場、“千年唐樂”音樂會等系列人才專場文化活動,帶來引才的良好效益。要持續提升有溫度的服務品質,持續提高快節奏生活下的服務效率,讓人才在落戶、住房、就醫、就學等方面受尊重、得實惠,讓他們辦事無憂、創業無憂、生活無憂。(作者:戚鑫民 姜舒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