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宣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戰略決策。2018年6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宣布:中國政府支持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以下簡稱上合示范區)。2019年7月24日,中央深改委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上合示范區是全國唯一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的國家級綜合性開放載體,成為國內企業走進上合組織國家的母港、上合組織國家企業進入中國的平臺。如今,“鋼鐵駝隊”行進在“黃金絲路”上,聯通陸海,暢達東西,從上合示范區出發的貨運車輛通過國際公路運輸系統(TIR)1周左右可以抵達莫斯科。
破解務實合作堵點難點,運用平臺鏈接集聚資源
上合示范區被國家寄予打造新時代對外開放新高地的厚望,核心區位于膠州市。膠州市是千年古埠,經貿往來繁榮,交通運輸便利,坐擁鐵路、機場等核心樞紐,是山東半島聯結海內外的重要交通咽喉。2023年7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指出,“本組織已經建立起多個務實領域部級會議合作機制,中方也設立了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等合作平臺。要積極發揮這些機制平臺作用,全力破解務實合作堵點難點問題,促進本組織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建平臺、用平臺,運用平臺可以鏈接資源、集聚資源,開展務實合作。信息不對稱是影響經貿合作的難題,國內企業如何選擇海外供應商,國外企業如何與國內企業開展貿易往來是上合示范區的功能所在。搭建服務平臺,為貿易企業增進互信,匹配訂單,上合經貿綜服平臺應運而生。
上合示范區企業服務一部部長遲永欣介紹,“為進一步提升與上合組織國家經貿合作便利化水平,上合示范區立足上合經貿應用場景和合作需求,在全國首創推出上合經貿綜服平臺,直接對接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的功能,延伸拓展了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和服務鏈條,為貿易主體、物流主體、金融機構、監管機構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青島歐海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在拓展上合組織國家市場時遇到了困難,不了解貿易參與方的信息,找不到合適的渠道,公司走出去“第一步”很難。通過上合經貿綜服平臺的“選市場”“找客戶”模塊,公司查詢到相關信息,篩選出意向客戶,進而拓展了市場版圖。
針對跨境結算難、通關便利慢、稅匯合規差等堵點難點問題,開發了上合跨境支付結算系統、新型跨境易貨貿易系統等特色應用,為地方經貿合作提供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為解決企業保證金占壓大、資金周轉效率低、貨物通關慢的突出問題,創新實施“上合·銀關通”關稅多元擔保模式,顯著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遲永欣表示,“上合示范區首創推出‘信用上合’跨境信用服務平臺,解決上合組織國家征信基礎薄弱、信用信息不透明的突出問題,有效降低國際貿易風險”。目前已有來自10個上合組織國家的60余家頭部企業、商協會參與平臺共建,吸引10000余家企業注冊使用。
上合組織發展既需要經貿合作的“硬”支撐,也離不開人文交流的“軟”助力,培訓國際化高端經貿人才是應有之義。2021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宣布,中方將設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助力本組織多邊經貿合作發展。2022年1月13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經貿學院在青島正式揭牌。據上合經貿研修院(青島)院長鄭師介紹,“自成立以來,學院舉辦經貿、語言、技能等各類培訓239個班次,來自上合組織及共建‘一帶一路’84個國家的17000余人次參加培訓,緊密對接需求,助力搭建中國與上合組織國家的文化、經濟、教育交流新平臺。”
經貿合作離不開展會,依托高層次、高能級的展會平臺,上合示范區不斷鏈接資源,乘勢而上。2022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宣布,將舉辦本組織產業鏈供應鏈論壇。2023年,上海合作組織產業鏈供應鏈論壇落地上合示范區,這也是在上合組織框架下首次舉辦的產業鏈供應鏈主題經貿活動,為促進產能合作搭建平臺。目前,上合示范區承擔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上海合作組織民間友好論壇、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綠色發展論壇、上海合作組織婦女論壇等數百場上合組織國際性活動,上合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成功舉辦三屆。上合示范區已成為上合組織元素集中展示區、經貿資源要素交匯區、重要活動承載區。
西拓東延,北進南下,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
高水平的地方經貿合作,依托的是便捷的物流通道。上合示范區西拓東延,北進南下,擴展海外物流新通道。多式聯運是上合示范區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優勢,自上合示范區啟動建設以來,累計開行中歐班列突破4100列,通達23個上合組織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54個城市。
西拓,發揮友好城市的聯通作用,積極對接聯系青島市友城資源,上合示范區先后與塔吉克斯坦杜尚別、德國曼海姆等11個友好城市建立運輸通道。開設跨里海轉運國際班列,發運首班“上合示范區—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TIR國際公路物流。東延,發揮陸海聯動特色優勢,構筑完善韓國仁川、日本大阪等日韓主要港口經上合示范區通達上合組織國家的海鐵聯運全程供應鏈,常態化開行“日韓陸??炀€”“上合快線”等特色班列。北進,積極搭建對俄合作橋梁。開行“上合快航”上合示范區—莫斯科跨境電商包機,推動國際道路運輸集結中心建設,實現TIR“中俄專線”常態化運行。南下,搶抓我國加入RCEP帶來的新機遇,建立面向RCEP國家樞紐新節點,開設山東首班中國—老撾國際班列,并實現常態化開行。
主動對接國際運輸規則,體現了制度型開放的應有之義。上合示范區產業發展一部部長臧元奇介紹,“TIR是國際跨境貨物運輸領域的全球性海關便利通關系統,實現了一次查驗沿線過境國家免于查驗,‘一車到底’,全程不換車、不倒裝、不卸貨,可以實現‘門到門’‘點對點’運輸”。2023年9月21日,三輛裝載包裝材料、建材、輪胎等貨物的TIR運輸車輛從位于中國傳化(上合)國際物流港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內的TIR國際道路運輸集結中心出發,全程6300公里,8天時間就可以實現上合示范區—俄羅斯莫斯科“門到門”運輸。
臧元奇說,“這標志著山東省首條國際道路運輸TIR中俄通道正式開通。貨物運輸時間是鐵路班列的50%、海運的20%,運輸成本是空運的10%,進一步提高了通關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傳化上合(青島)國際經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全文說,“TIR專線業務已實現周班常態化運營。TIR發運量位于全國第二位,中俄TIR發運量達到全國第一”。
海外班列集結中心可以提高物流運輸效率。2023年9月3日,“齊魯號”中歐班列阿拉木圖集結中心揭牌暨首班開行儀式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布倫代場站順利舉辦。上合示范區產業發展一部副部長王曉偉介紹,“自去年9月揭牌以來,阿拉木圖集結中心累計為海爾、海信、奇瑞、阿塔蘇等境內外客戶服務達1.4萬車。貨物可以在集結中心進行分類、打包和標識,減少貨物的運輸時間和成本”。集結中心還可以提供倉儲、清關、保稅、供應鏈管理等綜合性物流服務,直接進行貨源集結整列發運,避開“中間商賺差價”,凸顯成本優勢。集結中心的設立將進一步強化與中亞國家物流合作,為與中亞國家加強物流設施聯通、推動資源要素集聚注入新的動力。
數字賦能,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
2024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阿斯塔納宣言》指出,成員國認為加強電子商務合作對于拓展和促進地區經貿合作具有重要意義。發展跨境電商既是青島區位優勢所在,又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絲路電商”是數字技術賦能地方經貿合作的重要抓手。
為充分發揮國內電子商務技術應用、模式創新和市場規模等資源優勢,上合示范區加快建設“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建立總部在上合示范區、園區在海外、一主多從的“絲路電商”??鐖@。通過整合國內優質服務商資源提供跨境貿易公共服務,實現外貿、跨境業務的標準化、稅費合規、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建立線上線下體系,實現消費者一站式服務,打造“絲路電商”境外商品服務中心、“絲路電商”選品中心,整合產業帶出海。
“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協助山東中制麥森科技有限公司,在境內打造全球食品及包裝機械上合采購基地,同時在莫斯科、阿拉木圖、塔什干也開設境外展銷中心。公司董事長趙飛說,“‘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協助我們開設的境外展銷中心,能夠幫助我們的客戶拓展海外市場,并且提供貿易代理、國際物流、供應鏈金融等服務,真正實現了為產業帶中小企業客戶提供境內外的一站式展銷服務的平臺屬性”。
“絲路電商”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全文說,“上合示范區聚焦‘絲路電商’數字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建設‘絲路電商’大數據應用服務中心。通過數據實現對產品流、物流的監控,為信息流提供基礎數據來源”。根據青島市商務局數據,截至2023年底,青島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已擴大至850億元;2024年上半年,青島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約569.3億元,同比增長23.8%??缇畴娚坛蔀橥卣箛H合作新空間的“穩定器”與“加速器”。
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是提高地方經貿合作效率的生動寫照。上合示范區在全國首創搭建多式聯運“數字一單制”跨境聯盟網絡,通過基于聯盟鏈和交叉驗證邏輯,實現純信用無抵押的多式聯運單證金融服務。平臺運用全程運蹤查詢功能賦能跨境運輸風險防控,結合“數字一單制”跨境聯盟網絡平臺“區塊鏈+互聯網”技術,整合物流貿易企業、稅務、銀行、保險等多方信息,探索建立數字化、標準化的多式聯運單證體系和多方協同、風險共擔的多式聯運貿易融資新機制。
據相關部門介紹,上合示范區建立上合經貿數據庫,收錄26個國家2500余家政府機構、產業園區、金融機構、商協會、企業的資源信息30000余條,在40家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產業園區聯盟中外成員單位、12家省內聯動創新區的支持下,收集梳理21個品類427類目千余種產品的《合作需求清單》,推動中國企業精準對接上合組織國家合作需求,探索“數字賦能經貿、政企雙向互動”合作新模式。
改革創新,建設制度型開放平臺
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要積極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大力推動自由貿易區聯動創新,建設好制度型開放示范區,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精心打造重大國際交流合作高能級平臺,努力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既是“必答題”又是“重點題”,沒有現成的答案,唯有改革創新、勇探新路。上合示范區建立了“部委指導、省市聯動、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實現常態化推進與問題導向相結合。
作為世界海關組織《全球貿易安全與便利標準框架》中的核心制度,“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制度是由海關對企業的信用狀況、守法程度和安全水平進行認證。上合示范區產業發展一部副部長莊偉東介紹,“在海關總署授權下,上合示范區成立工作專班加快高效溝通,聯合青島海關,對接駐華使館及相關部門,高效征集各上合組織國家海關部門AEO國際互認合作意愿,明晰談判方式及AEO互認工作推進路徑,在短時間內,與相關國家海關部門達成互認合作意向。”2023年5月中國—中亞峰會期間,在習近平總書記和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共同見證下,中國海關與烏茲別克斯坦海關簽署兩國AEO互認安排。
山東省成立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強化領導推進體系。省政府有關部門及時制定出臺支持上合示范區建設的專項政策舉措,依法依規賦予上合示范區更多審批管理權限。把重大改革創新事項作為全省統籌推進的重點改革事項,加大協調督促力度。青島市集全市之力,形成“全域聯動”推進上合示范區建設的體制機制,高標準建設好上合示范區。膠州市把示范區建設作為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工程”,建立市域與示范區一體化運轉機制,全力推動示范區建設。
隨著與上合組織國家貿易額的增加,由于缺少抵押物,貿易企業融資難、融資慢的難題凸顯。上合示范區創新推出倉單質押融資業務,引入中歐班列“齊魯號”運營方和監管倉庫一手數據源,為銀行倉單質押融資業務真實性審核提供有效參考。企業在平臺上填報信息后,系統快速完成收集材料、貿易背景核實、現場查驗、質押物評估、價格核定等程序,生成電子倉單,實現貨物當天入庫,融資當天到賬,有效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上合示范區政策研究和制度創新部副部長張鵬介紹,“上合示范區對接RCEP、CPTPP等國際經貿規則,堅持問題導向、問需問計于企業,持續改革創新,6年多來累計推出了100項制度創新成果,‘上合·銀關通’等23項案例獲得國家推廣”。青島拉瑪貿易有限公司印度籍法人到上合示范區辦理外國人工作類居留證件,該法人簽證即將到期,急需辦理簽證延期手續,但因該公司在上合示范區剛剛成立,還未開通企業通,法人面臨出境后再重新申請簽證入境的困境。了解到企業的特殊情況后,出入境部門第一時間告知企業所需材料,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幫助其順利開通企業通,讓申請人在簽證到期前順利取得工作居留許可,高效專業的服務獲得了企業和外籍申請人的由衷感謝與好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青島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旨在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更好發揮青島在‘一帶一路’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強我國同上合組織國家互聯互通,著力推動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格局”。上合示范區搭建平臺,發揮國際公共產品屬性,運用數字化技術暢通物流、促進貿易便利化,加強產能合作和商旅文融合,為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示范、為制度型開放試驗、為高水平對外開放試點。上合示范區正不斷夯實國際合作新平臺的基礎,在國家改革開放的大局中走在前、作表率、挑大梁。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山東省青島市委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