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基,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承載著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合同作為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的主要載體之一,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當前農村的合同簽訂與管理一直存在主體模糊、程序違規、內容粗疏、執行無序、監管松軟等多種問題,致使不規范合同成為近幾年來農村矛盾糾紛乃至信訪舉報的主要來源。萊陽市紀委監委認真貫徹省煙紀委監委部署要求,堅持整治不規范合同的問題導向,實現靶向施治、精準監督,解決資產底數不清、產權責任不明、監管問效不力等問題,推動“三資”管理規范化。
以聯動整治為支撐點,推動“三資”監管拓寬廣度。通過紀委監委牽頭抓總、職能部門審核指導、鎮街協作推進、村莊社區具體實施的方式進行聯動整治,具體分為兩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通過“室組地”聯動監督,推動各鎮街對試點村(社區)集體“三資”合同全面摸底、建立合同臺賬、自查自糾,并按“一合同一方案”原則,剖析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全面摸清農村集體“三資”底數,推動管理規范化。第二個環節是貫通聯動紀委監委的監督責任和職能部門的監管責任,推動農業農村、審計等部門會同第三方專業機構組成清查組,對相關鎮街逐村清查資金賬務情況、資源資產情況、合同發包情況等,做到資金賬目清、資產底數清、資源分布清、主體歸屬清、債務債權清,并登記造冊、實行臺賬動態管理。
以問題導向為關鍵點,推動“三資”監管提高精度。針對摸底發現的各類合同問題,深化運用“四種形態”,堅持抓早抓小,及時發現糾正違紀行為,對違反民主程序出租出借集體資產,通過簽訂虛假合同等方式貪占、截留、私分租金等問題,對相關責任人實施嚴肅追責問責。同時,督促鎮村建立整改臺賬,市農經中心、鎮街經管站加強督促指導,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意見及要求,指導各村(社區)通過協調完善、重新簽訂、依規終止、提起訴訟等方式分類處置并推進整改,將整改情況納入年度全面從嚴治黨考核指標。向市農業農村局、市民政局等相關部門發出工作建議,重點圍繞合同簽訂、備案、履行等環節,加強對農村集體“三資”的監督管理,針對突出問題開展聯合檢查,實施系統治理,以強監管、強治理放大監督綜合效應。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監督檢查400余次,發現督促整改問題20余個,查處5起5人。
以制度建設為落腳點,推動“三資”監管織牢密度。督促各有關鎮街規范村(社區)簽訂集體經濟合同等重大事項議事決策程序,推動嚴格執行村級重大事項“四議三審兩公開一記實”,推行村級財務收支聯審聯簽,規范完善村級會計委托代理制,推進農村集體資產年度清查,建設“三資”管理平臺,結合“基層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平臺推廣應用,形成“智慧監督”網絡,全面落實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制度,實現“三資”全要素入庫監管、交易合同執行全過程閉環監督、分析預警全數據動態監控。對一些集體經濟體量大、工程項目建設多、廉政風險高的村(社區),由市紀委監委通過重點人員提級監管、廉政教育提級組織、監督隊伍提級管理、日常監督提級開展、問題線索提級辦理,及時發現防范問題并糾正偏差,做到監督下沉、監督落地、監督于問題未發生之時。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用監督制約權力運行,確保村級決策民主、執行陽光、公開透明,營造風清氣正良好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