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7日,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系列活動,宣傳網絡安全理念、普及網絡安全知識、推廣網絡安全技能,營造全社會共筑網絡安全防線的濃厚氛圍。
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近年來,我國網信領域科技自立自強步伐加快,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有效發揮,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網絡安全宣傳教育進一步加強
自2014年以來,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連續9年在全國舉辦,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有力推動了全社會網絡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的提升。
9月10日至16日,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博覽會在福建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全國70多家參展單位展示了一系列全新的網絡安全技術與產品。觀眾可以在“一列駛向幸福的地鐵車廂”里一覽福州網絡安全企業力量,還可以體驗網安社區“10點鐘課堂”、網安校園“e路守護”、網安醫院“NFC近場通信”等網絡安全相關互動場景。
在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的各類論壇上,圍繞人工智能、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議題,聚焦網絡安全相關問題,各相關領域專家一致認為,應進一步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網絡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好應對新的風險和挑戰。
在中央網信辦網絡數據管理局局長胡嘯看來,網絡安全是一點突破、全網突破:“今天,網絡安全已經是基礎性全局性工作,必須深化協同治理,綜合運用政策、技術、標準等手段,構建統籌協同的網絡安全防護體系,不斷提升網絡安全綜合防護能力。”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也表示,必須構建網絡空間安全主動免疫保障體系,筑牢網絡安全防線。
9月12日,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校園日活動揭開序幕,教育部通過舉辦系列重點活動,提升高校師生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和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形成師生“共筑網絡安全防線,同守網絡清朗家園”的濃厚氛圍。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導中國大學生在線舉辦“守護青春 網絡有你”全國大學生網絡安全知識答題活動,以線上答題的方式深入普及網絡安全知識,增強大學生網絡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鼓勵大學生爭做“網絡安全達人”。
網絡安全人才培養進程不斷加快
9月13日,國內首部聚焦網絡安全人才評價的白皮書——《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白皮書—人才評價篇》正式發布。白皮書顯示,本科及以上院校是培育網絡安全人才的主力軍,培養了90%的網絡安全新生力量。網絡安全競賽演練成為院校評價網絡安全人才實戰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發布的《2023年網絡安全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3月,國內已有80所高校開設網絡空間安全專業,132所高校開設信息安全專業。
面對復雜的國際競爭形勢,我國網絡安全事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當今世界的國際競爭與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網信領域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支撐和引領。”北京郵電大學校長徐坤說,面向未來,北郵將不斷提升信息科技領域原始創新能力和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推進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
管網治網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構建良好的網絡文明生態,離不開有效的網絡治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網信辦主任張軍介紹,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期間,新疆各地深入宣傳普及網絡安全法律法規,開展了網絡安全公開課、線上互動答題、萬屏聯動主題宣傳、網絡安全公交專列等系列活動。
山西省委網信辦副主任郭江坪表示,山西網信系統將以今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為契機,大力推進網絡文明建設,持續加強網上正面宣傳引導,防范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提高網絡綜合治理效能,以三晉大地的清朗網絡輿論環境、可靠網絡安全保障和有力信息化助力網絡強國建設。
“作為一名負責國際合作的科技工作者,我將與高校、科研院所及社會各界攜手同行,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積極傳播正能量。充分運用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為加快實現網信領域科技自立自強、筑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貢獻力量。”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國際與區域合作中心主任李軍凱說。
連日來,針對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有關部門還圍繞法治、金融、電信等重點領域和青少年等重點群體,在全國各地開展了一系列主題宣傳活動,不斷推動網絡安全宣傳接地氣、聚人氣,讓網絡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本報北京9月17日電 本報記者 張亞雄 高建進)
原標題:
共筑安全防線 共享清朗空間——2023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綜述